1945年3月,当早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点点盈,中国豫西鄂北的崇山峻岭间已弥漫着浓重的硝烟。这场被后世誉为\"中国对日最后一战\"的南阳会战(又称豫西鄂北会战),在绵延起伏的伏牛山脉中拉开序幕。从3月持续到5月的这场血战,不仅成为抗日战争后期最具决定性的战役之一,更直接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覆灭——就在战役结束短短三个月后,日本便宣布无条件投降。
作为国民党军队对日作战的22次大会战中规模最大、战况最惨烈的一次山地攻防战,南阳会战的核心战场西峡口战役以其空前的惨烈程度震惊了日本军部。在日本陆军省编纂的《日军在中国方面的作战纪录》中,罕见地使用了\"玉碎\"这一极具象征性的词汇来描述其惨重损失。要知道,在日军战史档案中,这种坦承失败的表述可谓凤毛麟角,足见中国军队给予日军的打击之沉重。
展开剩余81%战役伊始,中国军队以第五战区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汝明)为主力,集结了14.8万精锐之师,迎战日军5个师团加1个骑兵旅团共7万余人的进攻部队。在内乡、淅川一带的核心战场,更是形成了10万中国将士与5万日军的巅峰对决。从战役爆发之初,从第五战区司令部到重庆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就敏锐地识破了日军的战略意图——一旦日军突破西峡口天险,将沿豫陕公路闪电突袭西安兵站,进而直接威胁重庆抗战中枢。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国军队早有准备。事实上,国民党军队在豫西地区经营多年,其防御体系已相当完善。特别是驻守豫西的王仲廉第31集团军点点盈,作为国民党军嫡系精锐,其战斗力在国军序列中首屈一指。中国军队最终在伏牛山脉构筑的立体防御网络,不仅彻底粉碎了日军\"五号作战计划\"的西进企图,更成为压垮日本西线兵团的战略转折点,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峡口战役由四场堪称经典的防御战组成,每一场都成为日军挥之不去的梦魇。4月1日,在其他方向进攻接连受挫后,日军第110师团奉第12军司令鹰森孝之命,仓促集结万余兵力猛攻重阳店地区,由此拉开了这场血战的序幕。110师团作为日本大本营在1937年淞沪会战后为补充前线兵力而临时组建的10个乙种师团之一,虽名义上战斗力不及甲种师团,但实际作战能力却不容小觑。该师团侵华后长期充当机动部队,与八路军及国民党多个战区部队交过手,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与其部队激战而壮烈牺牲的。
然而到1945年春季,即便是110师团这样的主力部队也因老兵大量伤亡、后勤补给困难而战斗力锐减。在重阳店之战中,国民党第85军在奎文关隘口精心构筑了三道纵深防线,采用\"弹性防御\"战术与日军血战168小时,给予日军毁灭性打击。日军第110师团139联队的战报显示,仅仅七天激战,其作战人员就从满编3800人锐减至不足800人,联队长下枝龙男和两名大队长相继阵亡。从下枝龙男尸体上缴获的作战地图上,\"七日占领西峡口\"的狂妄计划已成笑谈。此战让139联队整整休整,直到5月6日才拼凑残部向大横岭发起进攻,却又遭遇国民党第28师精心设计的\"反斜面杀伤区\"。
大横岭争夺战持续四天,日军遗尸千余具,28师也伤亡4000余人,双方几乎拼光了有生力量。28师师长王应尊战后回忆,在大横岭战斗中,得益于空军火力支援,全师官兵奋勇反攻,迫使日军溃逃。战斗结束后,在树林中发现多名日军士兵上吊自杀,显然是因取胜无望而选择\"玉碎\"。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28师还发现了几个装满死人右手的包袱,每只手上都挂着写有日文的牌子。经翻译才知,这是日军因来不及火化尸体,只好砍下右手准备带回日本给家属的\"纪念\"。
另一场持续37天的马头寨攻防战,则成为日军山地作战的经典败例。为攻占马头寨,日军从老河口调来独立榴弹炮第13大队,日均发射2000余发炮弹,将海拔487米的主峰削低近3米。但中国守军创造性地利用爆破碎石混合桐油制成特殊防御工事,这种被日军称为\"魔性陷阱\"的防御体系,使每次炮击后的进攻都变成死亡行军。第78军战地记者拍摄的画面显示,冲锋日军陷入灰石混合物后移动速度不足0.5米/秒,成为机枪火力的活靶子。这场消耗战最终以日军狼狈撤退告终。
5月3日爆发的豆腐店围歼战创造了抗战史上最完美的围歼战例。日军163联队猛攻豆腐店的85军110师阵地,却不知对面的师长正是1927年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在淮海战役中给予黄维兵团致命一击的廖运周。陷入疯狂的163联队甚至命令只剁下战死者手指带走,伤员则被辎重队\"视情况处理\"——实则是任其自生自灭,甚至被浇上汽油活活烧死。5月4日,日军付出惨重代价占领豆腐店后,立即陷入85军三个师的合围。在这个形似簸箕的谷地中,中国军队采用\"三层火力网\"战术:外围迫击炮群压制,中层机枪交叉射击,内层突击队持美式冲锋枪清剿残敌。美军第14航空队的P-51战斗机与国民党P-40战机协同投掷燃烧弹,将整个村落化为火海。最终日军丢下1130具尸体和全部辎重,从羊肠小道仓皇逃窜。
会战中期,大横岭钓丝崖的日军集体自杀事件震惊了前线记者,被重庆《大公报》头版报道。被28师包围的日军在突围无望后集体上吊,这种大规模非战斗减员在日军战史上极为罕见。更骇人听闻的是,溃退中的日军医疗队竟焚毁装有600余名伤兵的野战帐篷,第12军参谋部虽辩解为\"防止装备资敌\",实则暴露了日军士气和后勤的全面崩溃。
南阳会战最终以日军伤亡1.5万人的惨重代价告终,彻底粉碎了其\"大陆走廊\"计划,迫使华中方面军提前三个月转入战略防御。战役中期,日军高层已意识到既无信心也无能力发动任何大规模攻势。此后点点盈,两军在西峡口以西及襄河两岸形成对峙,直至日本投降。这场血与火的较量,不仅彰显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斗志,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发布于:天津市实盘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